肾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在症状性高血压中称为肾性高血压。其发病机理与病理特点:一是肾实质病的病理特点表现为肾小球玻璃样变性、间质组织或结缔组织增生、肾小管萎缩、肾细小动脉狭窄,造成了肾脏既有实质性损害,也有血液供应不足。二是肾动脉壁的中层粘液性肌纤维增生,形成多数小动脉瘤,使肾小动脉内壁呈串珠样突出,造成肾动脉呈节段性狭窄。三是非特异性大动脉炎,引起肾脏血流灌注不足。
病因肾动脉本身病变1.肾动脉内膜粥样硬化瘢块;
2.肾动脉纤维组织增生;
.非特异性大动脉炎;
4.先天性肾动脉异常;
5.肾动脉瘤,获得性或先天性;
6.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7.肾动脉周围栓塞;
8.肾动脉或迷走肾动脉血栓形成;
9.梅毒性肾动脉炎;
10.血栓性肾动脉炎;
11.肾动脉损伤,外伤或手术创伤;
12.肾蒂扭曲;
1.肾动静脉瘘;
14.腹主动脉缩窄伴或不伴肾动脉梗阻。
肾动脉受压迫1.腹主动脉瘤;
2.其他机械因素,如肿瘤、囊肿、血肿、纤维素带、主动脉旁淋巴结炎和肾动脉周围组织慢性炎症等。
肾血管性高血压在儿童多由先天性肾动脉异常所致;青少年常由肾动脉纤维组织增生、非特异性大动脉炎引起;大于50岁的病员,肾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
临床症状1.体征:约半数可在上腹部、患侧腰背部或肋缘下,听到一连续的血管收缩期杂音,或伴轻度震颤。
2.症状:0岁前或50岁后,长期高血压突然加剧或高血压突然出现,病程短、进展快,舒张期血压增高尤为明显,伴腰背或肋腹部疼痛,药物治疗无效。
.特殊检查下述情况可单独或合并出现:
a.肾血管造影,显示动脉充盈缺损、狭窄的远侧血管腔扩张或无血管部分;
b.静脉肾盂造影,显示患肾较健肾小1.5~2.0cm、形态不规则,早期显影慢而淡、后期显影较浓;
c.经皮穿刺用导管插入下腔静脉,分别采取两侧肾静脉血作肾素测定,患肾静脉血的肾素较高;
d.分肾功能测定,示患肾尿量少,尿钠低,肌酐或菊粉廓清率降低;
e.超声波显示患肾较小;
f.肾图呈现患侧曲线的血管段较低且延迟,排泄段延长。
患高血压的病人越来越多。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的胆固醇量过高,大量饮酒,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等,都是的高血压患者逐年上升的原因所在。尤其是在季节更替之时,更是需要时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