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AAA患者和TAAA心律失常患者在接受F/BEVAR治疗后发生SCI的风险最高。SCI的发生与更高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和更差的短期和长期生存率密切相关。进一步阐明F/BEVAR术中脊髓保护技术的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摘自文章章节
在例患者中,开窗或分支技术(F/BEVAR)治疗胸腹主动脉瘤(TAAA)后脊髓缺血(SCI)发生率为10.7%,F/BEVAR治疗近肾/肾周腹主动脉瘤(AAA)后SCI发生率为3.0%。女性(AAA组)和心律失常(TAAA组)是SCI的独立危险因素。SCI与较高的并发症率和死亡率相关。这项研究强调了在F/BEVAR术中及时发现、预防和处理SCI的重要性。背景和目的
开窗或分支移植物腔内修复(F/BEVAR)胸腹主动脉瘤(TAAA)、腹主动脉瘤(AAA)或主动脉夹层后出现的脊髓缺血(SCI)伴有持续性截瘫,是灾难性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目前,文献报道F/BEVAR后SCI发病率在0%到31%之间,这些数据大多来自单中心研究,差异较大。目前已有采用脑脊液引流等多种策略来预防SCI发生,但尚没有高质量临床证据来证实预防、发现或治疗SCI的最佳策略。来自德国汉堡-埃彭多夫医学中心的Heidemann医生及其同事利用德国第三大保险公司(DAK-Gesundheit)的保险理赔数据,分析了复杂TEVAR后发生SCI的预测因素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相关结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JVS。研究方法
利用德国第三大保险公司DAKGesundheit的医疗保险索赔数据,调查年至年间接受择期F/BEVAR治疗的患者发生SCI的发生情况。采用国际疾病分类和德国手术操作分类进行检索。根据开窗/分支数量将结果分层:1-2个开窗/分支(AAA组);≥3个开窗/分支(TAAA组)。研究结果
在研究期间,确认共有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8.9%为女性;5.8%为SCI患者),AAA组和TAAA组基线数据见表1,表2。TAAA组的SCI发生率高于AAA组(10.7%vs3.0%;P0.)。在TAAA组中SCI患者比非SCI患者滥用药物(如大麻类、阿片类药物、镇静剂)的比例更高(17.6%vs2.1%;P0.05)。表1
表2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见表5,在AAA组中,SCI的发生与女性有关(OR3.87;95%[CI],1.25-11.15;P=0.);在TAAA组中,SCI的发生与心律失常有关(OR2.98;95%[CI],1.24-7.06;P=0.)。表5F/BEVAR治疗TAAA后,SCI的发生与较高的90天死亡率(14.7%vs1.1%;P0.05)、较长的术后住院时间(22天vs9天;P0.05)及严重不良事件相关(如急性呼吸功能不全44.1%vs12.7%;急性肾功能衰竭35.3%vs11.3%;肺炎29.4%vs4.9%;P0.05),见表4。在校正分析后,脊髓损伤与TAAA行F/BEVAR后更差的长期生存率相关(HR,2.54;95%CI,1.37-4.73;P0.),见表7。表4
表7研究结论
女性AAA患者和TAAA心律失常患者在接受F/BEVAR治疗后发生SCI的风险最高。SCI的发生与更高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和更差的短期和长期生存率密切相关。进一步阐明F/BEVAR术中脊髓保护技术的价值是十分必要的。一点思考
有荟萃分析纳入43个研究例主动脉修复术患者分析得出一过性SCI发生率为5.7%,永久性SCI发生率为2.2%。本研究作为多中心研究的数据与该结果保持一致(SCI总体发生率5.8%)。本研究发现女性是复杂TEVAR术后SCI的高危因素,这与既往报道的一致,然而导致性别差异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有报道认为可能与女性血管直径小导致手术难度和时间延长有关,但无强有力的证据支持。本研究也证实SCI患者术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这强调患者发生SCI后应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本研究所用的临床数据来自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索赔的多中心数据,有利的方面在于这有助于克服单中心报告的方法学局限,单中心报告的结果往往受到发表偏倚的影响。医保公司的大数据量以及纳入所有开展F/BEVAR的学科也可使研究假设更具有临床意义。不利的方面由于数据并非直接来自医疗机构,手术相关信息如患者解剖、手术器具、手术时间等重要的因素难以纳入分析和排除混杂。数据直接从系统中提取无法确证SCI属于一过性还是永久性,同时也存在疾病编码错误的可能且难以核实。本文由宋超医师审校及组稿李振江医师编译
彩蛋时刻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