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增多,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患者也日益增多。11、12月份以来,医院外一科完成了2例胸主动脉夹层介入手术,1例腹主动脉瘤介入手术。
主动脉夹层
腹主动脉瘤
现年42岁覃某和72岁马某,均因突发胸背部疼痛到医院外一科(腹部、血管外科)就诊。CT显示主动脉夹层,即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流从内膜破裂口进入中膜,形成夹层血肿,通俗讲就是主动脉上鼓起了一个像“瘤子”一样的东西,如果血压过高,主动脉容易从这里“溃堤”。入院后予两位患者以绝对卧床休息、联合降压、控制心率等治疗,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后外一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刘永东教授的指导下实施胸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隔绝术,堵住撕裂的血管内膜,防止猝死的发生。两位患者在手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几天后均康复出院。出院后只需要定期复查CT,观察血管支架有无变化,并做相应的处理,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胸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隔绝术
本月有这样一位患者,罗某,66岁男性,因脑梗死、高血压病在康复期间出现腹痛,腹部CT考虑腹主动脉瘤,瘤体直径超过6cm,遂送至外一科救治,经过医生仔细询问病史,罗某有3级高血压病,脑卒中前他一直未遵医嘱服用降压药,更不用提规律监测血压了,由于他血压波动较大,未规范治疗,出现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不仅只是脑血管,腹主动脉也出现了问题,即出现了腹主动脉瘤,经过术前精心准备,12月23日血管外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刘永东教授的指导下为他实施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隔绝术,术后老人恢复良好。
患者术前影像
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隔绝术
据了解主动脉夹层发生主要的病因为高血压和主动脉粥样硬化。在高血压或血管条件差等因素影响下,主动脉夹层这颗“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同时由于主动脉连接全身的主要器官,一旦主动脉夹层继续进展,就会对其周边器官造成严重威胁。
主动脉夹层的高发年龄为50-70岁,65-70%在急性期死于心脏压塞、心律失常、失血性休克等,是极为凶险的一种疾病。在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影响下,目前该病的发病率呈年轻化的趋势。主动脉夹层除了及时诊断及治疗,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加强早期预防。高血压患者冬天一定要注意保暖、要定期监测血压,规律服药;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戒烟戒酒,健康饮食,控制体重,适当锻炼,定期健康体检;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一旦出现胸背部或腹痛剧烈疼痛、血压升高等情况,不可拖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医院就诊。
腹部、血管外科(外一科)简介
腹部、血管外科(外一科)主要诊治胃肠、肝胆胰脾、结直肠、血管等疾病,科室现有医务人员共18人,副主任医师3人(含1位业务副院长)、主治医师2人(含1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护理人员有12人。设床位36张,分门诊诊室及住院病房。
目前科室已开展手术
胃肠道疾病:腹腔镜阑尾切除、胃肠穿孔修补、直肠癌根治、左半结肠切除、右半结肠切除、胃大部分切除、胃癌根治、腹腔镜探查等。
肝胆胰脾疾病: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癌根治、胰十二指肠切除、脾切除术等。已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镜取石技术、双镜联合胆管切开取石+钬激光碎石术等。
血管疾病:在医联体的指导下已开展血管瘤切除、静脉曲张剥脱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腔静脉滤器植入、下肢静脉置管溶栓、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隔绝术、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消化道出血栓塞、食管支架置入、PTCD术、晚期实体恶性肿瘤栓塞术等。
科室专家介绍
莫远东
副院长
副主任医师
广西医师协会普通外科分会委员,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医院进修深造一年,擅长肝、胆、胃肠、胰、脾等良恶性疾病的诊治及微创手术治疗。
廖灵周
副主任医师
外一科主任
广西医师协会第一届微无创医学分会委员、广西预防医学会第一届外周血管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分会青年委员,广西医科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曾到医院普外科、医院微创中心进修学习。擅长微创手术、外周血管疾病及普外疑难、急危重病人的诊治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