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了倡导科学严谨的学风和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鼓励研究生刻苦学习、大胆创新,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北京大学每年评选一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表彰论文作者及其指导教师,介绍学术成果展示学生风采。
作者
简介
赵桂珍,女,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级基础医学八年制的学生,于年9月至年1月在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进行人体生理学专业学习。在导师孔炜教授的指导下,以优异成绩修完博士研究生课程,并完成了题为《XBP1u维持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稳态和抑制主动脉瘤的形成》高质量的博士学位论文,同时以独立一作在国际心血管领域权威期刊CirculationResearch(IF=13.)上发表了论文(GuizhenZhao,YiFu,ZeyuCai,FangYu,ZeGong,RongboDai,YanhuaHu,LingfangZeng,QingboXu,WeiKong.UnsplicedXBP1ConfersVSMCHomeostasisandPreventsAorticAneurysmFormationviaFoxO4Interaction.CircRes.Dec8;(12):-.)。
论文简介
主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主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多样且复杂,其中主动脉壁细胞外基质降解、炎症反应以及平滑肌细胞功能失调和凋亡起着重要作用。作为血管中膜最主要的细胞组分,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VSMC)并不是终末分化的细胞,在损伤和疾病条件下,可以发生表型转化(phenotypicswitching),表现为收缩性能下降,增殖、迁移和蛋白分泌等能力增强。主动脉瘤的早期同样存在VSMC表型转化,但目前仍不清楚VSMC表型转化如何影响主动脉瘤的发生。
XBP1(X-boxbindingprotein1)是经典的内质网应激信号分子之一,存在剪接(splicedXBP1,XBP1s)和非剪接(unsplicedXBP1,XBP1u)两种形式。研究发现小鼠全身敲除XBP1会胚胎致死、血管形成减少,提示XBP1可能影响VSMCs的分化成熟。XBP1s促进平VSMCs的增殖和迁移已被证实,那么XBP1u在VSMCs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该研究首次发现了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XBP1u在维持VSMCs收缩稳态和对主动脉瘤的保护作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XBP1u通过与转录抑制因子FoxO4在细胞质中结合,抑制FoxO4核转位,进而解除FoxO4对平滑肌收缩转录因子myocardin的转录抑制作用,从而维持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稳态;一旦XBP1u缺失或阻断XBP1u-FoxO4的结合,则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由收缩表型向炎症和蛋白水解表型转化,进而加重血管壁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壁细胞外基质降解和主动脉瘤的发生。研究结果揭示了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主动脉瘤发生的连接分子,同时阐明了XBP1u-FoxO4-myocardin信号通路在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稳态和抑制主动脉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理解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在主动脉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为寻找防治主动脉瘤的靶点提供了新的思路。
导师评语
该博士论文选题新颖、研究思路清晰、实验设计严谨、技术手段多样且先进、结果分析科学、结论恰当;论文写作规范、逻辑严谨、数据详实。该研究为寻找防治主动脉瘤的靶点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意义。作者已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并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和优秀的科研素养,是一名优秀的博士研究生。
编辑/张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