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1.后肾腺瘤(MA)是来源于生后肾组织的良性肿瘤,又称胚胎性腺瘤、肾源性肾瘤;最早由Brisicotti于年提出并命名。年WHO将其列入肾脏肿瘤病理分型,肾脏腺瘤的一类,肾腺瘤是肾脏上皮源性良性肿瘤,包括肾嗜酸细胞腺瘤、肾乳头状腺瘤、MA,以MA最为罕见。年WHO将MA、后肾腺纤维瘤及后肾间质瘤归为一类,统称为后肾肿瘤。
2.后肾腺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肾脏肿瘤,为相对良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近来偶有报道局部淋巴结转移,提示其生物学行为具有潜在恶性,应长期随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数患者无肿瘤相关的症状,而在查体时偶然发现。较常见的症状有腰腹部疼痛、包块、无痛性肉眼血尿以及间歇性发热。约10%的患者可见红细胞增多症。
3.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及体征,偶可表现为腰腹部疼痛、血尿及间歇性发热等症状,仅约10%的患者可伴有红细胞增多症。后肾腺瘤大小差异显著,最常见的直径为30~60mm,典型者肿瘤边界可清楚,无包膜,切面呈灰色、褐色及黄色,质地软或硬,约20%肿瘤内有钙化,10%肿瘤内有小囊腔。
4.通常认为是良性肿瘤。有人认为MA起源于生肾原始细胞。也有研究认为乳头状肾细胞癌和MA之间有密切联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50~60岁多见,男女之比约1:2,一般单侧受累。年Brisicotti首先命名了后肾腺瘤(Metanephricadenoma,MA),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肾原发肿瘤,其边界清楚,具有独特的病理组织学结构,约占成人肾上皮肿瘤0.2%,属于最新WHO()肾脏肿瘤分类中“后肾肿瘤”大类。
二.命名和分类
自年首次报道以来,至今国内外文献报道只有多例。年,Brisicotti等在研究多例儿童肾脏肿瘤时发现有一例肾脏肿瘤的细胞分化成熟,形态学良性,无核分裂现象,瘤细胞有序排列成小管状,混有一些肾小球结构,无胚芽,呈腺瘤形状的肿瘤。因为该例肿瘤与肾小管性Wilms瘤不同,建议用MA命名。并认为其可能代表Wilms瘤的良性对应体。随后陆续有一些经病理证实的病例报道,该名字得到广泛应用。年新版WHO肿瘤分类中MA扩展代表在组织发生和肿瘤性质上相似的一组后肾源性肿瘤。包括后肾腺瘤(MA),后肾腺纤维瘤(metanephricadenofibroma,MAF),后肾纤维瘤或称为后肾基质瘤(metanephricstromaltumor,MST).MA完全由上皮细胞构成,MST完全有基质构成。MAF由混有上皮和基质的双向性肿瘤。所以MA和MST形成了后肾良性肿瘤谱系两端,MAF处于两者之间。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MA病因不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50~60岁多发,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1:2.5;临床症状及体征均不明显,多因其他疾病就诊偶然发现,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多无异常;有报道约50%的MA患者有红细胞增多症综合征。
四.病理特征
MA可发生于肾脏的任何部位,皮质区多发,有或无包膜,但均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切面实性,灰白黄不同,质软硬不同,可有囊性变、出血、坏死。光镜:细胞小,无异型性,无或罕见核分裂像;瘤细胞密集排列呈腺泡和小管样,可形成乳头状结构、微囊结构、肾小球样及花蕾样结构,后两者形态是本病所具有的独特结构,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细胞间质稀疏,瘤组织与周围肾组织分界清楚,为另一特征。
五.临床表现
1.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及体征,50%的病例为偶然发现,约10%的患者可伴有红细胞增多症,可表现为腰腹部疼痛、血尿、肿块及间歇性发热等,可伴有遗传性假性血友病相关症状。
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于50~60岁。好发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2。
3.该病中年女性多见,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病,男女比例约为1:2。有报道最小的仅为5个月,曾有一例报道后肾腺瘤出现肉瘤的成分,即为后肾腺肉瘤。早期症状和体征都不明显,约40%的病人偶然发现,少数可以出现腰疼、腰背部不适、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扪及肿块和尿路感染。12%的病人可以出现红细胞增多症(年版《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书上说的是50%),是所有肾脏肿瘤中出现率最高的,目前研究已经清楚的表明后肾腺瘤细胞可以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其他类型的细胞因子(GM-CSF,G-CSF,IL-6,IL-8),由此可导致患者出现红细胞增多症。少数报道可同时伴有遗传性假性血友病相关症状。极少数患者伴有高钙血症、高血压等。肿瘤切除后血压可以恢复正常。但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多数由体检或意外发现而就诊。有报道数例肾母细胞瘤或肾癌办法后肾纤维瘤,不止一个患者有局部癌转移,但无进一步发展。
六.超声表现
1.多为界清、类圆形、低或高回声的实性肿块,可有液性暗区及周围低回声环。
2.囊肿样表现者罕见。
3.高回声、等回声或低回声的实性肿块,部分病灶内可见钙化灶,较大病灶内可见液性无回声区。CDFI示肿块内部或周边可见少量血流信号,超声造影表现为"慢进快出"均匀低增强模式。
4.超声显示肿块形态尚规则,常为圆形并突出肾脏轮廓之外,边界清楚,实质回声较均匀。多普勒超声显示为乏血管性肿瘤。
后肾腺瘤
后肾腺瘤
主编曹雁丁晓燕
作品内容简介及特色
本书重点介绍了成人心脏、儿童心脏、胎儿心脏、血管等超声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技巧,本书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阐述各种疾病特点、超声表现和诊断要点;并提供常见疾病的报告书写范例,文字简洁、术语规范、结论清晰,使读者在报告书写方面获得更加全面且直观的指导。还阐述心血管超声测量正常值,超声数据加以理解和记忆,以达到促进读者深刻理解、掌握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思路,提高临床诊断水平的目的。本书内容丰富、专业、实用,可供本专业医师的医疗工作提供参考,医院超声科、心内科、心血管外科等临床科室医师的理想参考书,亦可为本专业学生学习使用。
目录
一、成人心脏篇
1.超声心动图基础切面操作手法
2.正常超声心动图
3怎么样学习心脏超声
4.心超切面解剖
5.心脏超声常用切面
6.心脏超声检查基本方法
7.超声诊断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超声心动图(UCG)
8.右心增大的超声鉴别诊断
9.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
10.二尖瓣疾病超声.
11.假性室壁瘤
12.二尖瓣腱索断裂
13.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14.主动脉疾病
15.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超声诊断
16.心瓣膜病超声表现总结
17.瓣膜病
18.房颤血栓
19.心脏超声简介
20.心包积液超声诊断
21.室壁瘤超声诊断
22.冠心病
23.心脏超声缩写
24.心包疾病与心脏占位性病变
25.冠心病超声表现
26.冠状动脉畸形超声科普
27.其他心脏病
28.心脏超声报告书写
29.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超声诊断
30.心肌梗死超声表现
31.心包积液定位定性超声诊断
32.快速弄懂冠心病之超声诊断
33.一文弄懂冠心病之超声诊断
34.马凡氏综合征
35.心肌和心包疾病
36.心功能评估
37.感染性心内膜炎超声诊断标准
38.心脏彩超正常值
39.心内科医师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超声心动图知识
40.心脏超声经验分享
41.心脏超声经验总结
42.腹主动脉瘤超声检查
43.超声小窍门
44.心脏超声
45.超声心动图报告的规范书写
46.教你看心脏超声报告
47.超声心动图的心功能检查指标
48.心脏超声疾病总结
49.成人心脏报告
50.左房粘液瘤超声诊断
51.左房内稍高回声诊断思路
52.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
53.心脏多普勒超声正常值
54.心脏超声模板
55.心脏彩超的学习要点和复习指南
56.房间隔缺损
57.肺动脉瓣狭窄的超声诊断
58.肺动脉高压
59.心脏超声如何满足先心病介入治疗的需要
60.心包穿刺术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61.心脏超声观察重点内容
62.心脏彩超诊断
63.心超人工瓣膜功能评价
64.心包积液置管引流
65.心脏声学造影
66.心脏与大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67.心脏超声检查报告科普
68.心脏超声病例图集
69.心超定量定性方法
70.如何大致看懂先心超声报告
71.心脏超声检查基本方法
72.心脏超声检查规范
73.心脏超声危急值
74.心脏超声报告演示
第二篇、儿童心脏篇
1.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2.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基础
3.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
4.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超声检查诊断
5.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
6.常见先天性心脏病
7.房间隔缺损
8.房间隔缺损术前超声检查注意事项
9.室间隔缺损的超声诊断
10.心内膜垫缺损
11.先心病
12.法洛四联症
13.动脉干畸形超声诊断
14.右侧三房心
15.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
16.正常儿童超声心动图测值
17.儿童心脏超声模板
18.儿童心脏超声报告
三、胎儿心脏篇
1.胎儿心脏三血管切面显示小窍门
2.胎儿心脏
3.永存左上腔静脉
4.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
5.动脉导管
6.胎儿右位主动脉弓
7.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基本切面
8.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先心病的重要预防手段
9.胎儿心血管常用切面
10.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科普
11.心血管系统畸形
12.胎儿心脏解剖异常
13.胎儿心脏畸形
14.胎儿心脏左右确定方法
15.胎儿心脏超声诊断线索
16.胎儿心室点状强回声科普
17.胎儿心脏超声
18.胎儿心脏四腔观的应用价值
19.产前心脏软指标异常处理思路
20.胎儿心脏操作顺序
21.胎儿心脏四腔观切面
22.胎儿血管环异常超声诊断
23.产前房缺超声诊断
24.产前室间隔缺损超声诊断
25.肺静脉畸形引流
26.三血管在胎儿心脏畸形筛查中的意义
27.胎儿先心病超声
28.胎儿心脏
29.胎儿心脏畸形超声诊断
30.胎儿心血管及系统排畸形标准测量切面
31.胎儿超声心动图切面扫查技巧
32.心室钙化
四、血管篇
NO.01.周围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基础)
NO.02.血管超声基础
NO.03.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NO.04血管超声内径
NO.05.血管超声规范
NO.06颈动脉的多普勒超声规范
NO.07.腹部血管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NO.08.腹部血管超声测值及频谱特点
NO.09.心血管病检查手段大盘点
NO.10.血管超声适应症
NO.11.腹部大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NO.12.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NO.13.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NO.14.肾脏血管疾病的彩色多勒超声诊断
NO.15.肾动脉狭窄超声诊断
NO.16.胡桃夹综合征的超声诊断
NO.17.肾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
NO.18.腹膜后大血管超声
NO.19.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合并假性动脉瘤
NO.20.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的区别
NO.21.移植肾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NO.22.CDFI在下肢血管血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NO.23.假性动脉瘤
NO.24.下肢血管超声诊断技巧
NO.25.下肢静脉曲张
NO.26.下肢静脉反流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NO.27.胎儿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
NO.28.双胎输血综合征超声诊断
NO.29.妊娠期脐动脉血流参考值
NO.30.妊娠合并单脐动脉的产科临床意义
NO.31.血管超声重点
NO.32.血管通路的建立
NO.33.动静脉内瘘基本概念与建立方法
NO.34.内瘘超声
NO.35.人工动静脉瘘常用报告
NO.36.人工动静脉瘘(AVF)
NO.37.人工动静脉瘘超声诊断规范
NO.38.血管超声报告模版
NO.39.超声科图文报告规范
NO.40.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
NO.41.下肢血管疾病超声规范检查与诊断
NO.42.四肢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NO.43.颈部和胸腹血管图
NO.44.血管超声图
精彩片段
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心血管超声笔记》印刷”,全书约页,彩色铜版纸,精装,印刷,定价元,全国统一销售价格元包邮。
销售部负责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