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君报道)前几天,浙江有一个45岁女子忽然腹痛,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身亡,最后被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破裂,而早在年,加拿大一名37岁男子也患上此症,去急诊疑误诊,出院36小时吃饭时忽然瘫倒,然后死了....
据医生称,低温环境下,主动脉会更加脆弱。加拿大冬季寒冷而漫长,多伦多今天晚上会跌到零下18度,体感零下27度,加拿大华人要格外小心此病。
突然腹痛,第二天身亡
据钱江晚报称,前几天,浙江海宁45岁赵女士像往常一样,在单位上班,忽然间腹部剧烈疼痛,痛得她连话都说不出来!
赵女士趴在桌上休息了好久都没能缓解,最后甚至痛到无法行走和说话,家人情急之下直医院。
更加可怕的是,不到一天的时间,赵女士就因病去世了。
究竟是什么病?竟来的如此凶险?
经检查,赵女士患了“主动脉夹层”,从心脏到大腿根部的主动脉都已经撕裂,长度足有半米多,大量血液一下子涌出。
但由于手术风险极高,赵女士拒绝手术治疗。短短一天都不到,赵女士就不幸去世。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Acuteaorticdissection,简称AoD),指主动脉内膜撕裂导致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流入主动脉壁各层之间形成夹层血肿,迫使主动脉壁各层分开。
示意图:1、主动脉2、主动脉弓、3、夹层、4、降主动脉(从左锁骨下动脉到腹主动脉)
美国每年发生急性主动脉夹层(AoD)大约有人,只有7%的AoD患者年轻40岁以下。
37岁男子身亡
而据《加拿大家庭医生》杂志年12月期刊报道,年,一名37岁男子因为此症而突然身亡,这名男子既不吸烟,也没有相关的既往病史。
图:报告截图
年,这名男子向家庭医生称,前胸中央部位疼痛,深度吸气后疼痛加剧,并向后部辐射。但否认呼吸急促,咳嗽,胸闷,喘鸣,发烧或发冷。
检查后发现,除轻度心动过速(每分钟次)外,患者体温37°C,属于低烧。
图:男子心电图
心电图(ECG)以每分钟次的速度显示窦性心律,并且发现非特异性ST改变(图1)。胸部X光片显示心脏轻度肿大。
病人立医院急诊室,在急诊室,心电图的结果正常的,心率每分钟99次;体温记录为39.9℃;胸部X线检查显示右肺下叶不张和空域,与肺炎症状一致。
最后,病人出院回家,使用抗生素治疗和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肺炎和胸痛。
出院后约36小时,病人坐在餐桌旁时突然瘫倒,失去生命体征,然后宣布死亡。
尸检结果显示,37岁病人左冠动脉正上方患有急性主动脉夹层,内膜撕裂约1.5厘米。
死亡率高达90%,最年轻只有13岁
主动脉剥离是一种危险的急性病,即使及时进行积极的治疗,仍然可能快速致死。如果主动脉夹层完全撕裂,将会迅速大规模失血导致循环衰竭而立刻死亡。主动脉夹层破裂的死亡率为80%,有50%甚医院就已经死亡。因此如果主动脉剥离达到6厘米,患者必须采取紧急手术治疗。
病例一的45岁赵女士已经剥离长达50厘米,还拒绝拒绝手术治疗,所以一天不到就身亡了。
而病例而的加拿大37岁患者既没有心脏病,也不吸烟,急诊医生似乎误诊为肺炎痛,最后回家死于1.5厘米破裂的急性主动脉夹层。
医院血管外科的朱医生称,“主动脉夹层”被称为人体的一颗“不定时炸弹”,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一旦主动脉破裂大出血,患者常在数分钟内死亡,死亡率高达90%!
朱医生称,“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往往原本患有某些疾病,比如马凡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特发性主动脉中膜退行性变化、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炎性疾病,或者正处于妊娠期等。但是最常见的还是高血压患者,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压人群逐渐年轻化,“主动脉夹层”发病率也趋于年轻化,目前报道最年轻的病人只有13岁。
如何防范:
由于最常见的还是高血压患者,钱江晚报贴出高血压患者的四大注意事项:
并警告少熬夜、少暴饮暴食,少吃宵夜。
远离抽烟、喝酒、熬夜三大危险因素
50%正常中年人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以上防范措施只是针对高血压患者,但最新的研究发现,没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中年人群中,一半发现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据加拿大环球新闻(GlobalNews)昨天(12月12日)报道,称有一半中年人(40-54岁)动脉硬化。
该报告是基于对近名(40-54岁)没有心脏病或中风危险因素的人群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这些没有典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中年人群中,50%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可见,就算没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症状,患上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还是非常高大,所以大家不可不防。
低温是诱因
海宁市朱医生还说:最近天气寒冷,低温的刺激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会进一步导致主动脉的脆弱。所以,“主动脉夹层”现在正值高发期!
海宁市今天的天气是8度左右。
多伦多呢?
今晚多伦多气温零下18度,加上风冷效应,体感零下27度~~~~
加拿大冬季漫长而寒冷,难道是高发区?
大家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