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作为江苏省第九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润心计划”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陈一欢主任作为第十批援疆医疗队员,入疆已过去一年半的时间,援疆工作也即将告一段落。回顾过去的一年半载,尽管援疆工作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但陈主任还是尽己所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带领我们心胸外科取得了新的突破和成绩。一、承前启后,积极推进“心明眼亮”工程“润心计划”是第九批医疗队援疆工作的重大亮点,是深受克州百姓信赖的一张援疆名片。年,在“润心计划”的基础上,在院领导的统筹规划下,第十批医疗队对“润心计划”的内涵进行了拓展,实施了“心明眼亮”工程。受当时疫情的影响,江苏后方的专家暂不能来克手术,陈一欢主任和当地科室主任卡德尔江主任一起,经过前期大量细致的调研和准备,在年4月30日成功开展了首期“心明眼亮工程”,给16岁的塔吉克族小姑娘带去了健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例手术是在疫情防控的形势下,医院当地医护人员和援疆团队共同配合完成,我们的医护人员充分展示了开展心脏手术的技术力量。这是前期“润心计划”的一大成果,也给我们当地医生今后独立开展心脏手术树立了信心。疫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后,后方单位心明眼亮工程首席专家分别来到克州开展了5期“心明眼亮工程”。陈一欢主任和卡德尔江主任一起,在院领导支持下,积极配合专家团队,从手术准备,到术中配合、术后监护等工作,都亲历亲为,从不怠慢。他这样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团队的努力下,“心明眼亮工程”一共完成了14期,所有的患者均获得了顺利康复,没有出现一例严重并发症。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参与下基层宣传,医院在克州下属的乡镇开设了“心明眼亮”工程门诊,他和同事们一起,定期参与门诊患者的心脏疾病筛查,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扩大“心明眼亮工程”的影响力。二、开拓创新,提升专科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援疆的目标之一医院的临床医疗技术水平。援疆一年半以来,陈主任通过有规划有计划的工作,开展新项目新技术,使心胸外科整体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得到了新的提升。在入疆之前,他就根据前期已有的信息和他自己已知的了解,初步拟定了援疆工作规划。准备通过硬件、软件建设,进一步提高我们心胸外科的学科水平。硬件上,他对现有科室的布局和功能进行了规划,积极配合院领导筹划新的“一带一路心脏中心”的建设,为未来科室的发展打基础;软件上,他通过开展学术讲座、技术帮扶等多种形式,提高医护人员在心脏大血管外科诊疗上的认识和水平。入疆以来,陈一欢主任发挥了他在外科手术和介入手术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医院先前尚未独立开展的新技术,成功开展了克州地区首例经皮肺动脉内溶栓取栓术、首例腹主动脉瘤双侧髂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首例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还成功救治了一名心脏外伤心包填塞休克的患者。这些新技术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心胸外科救治疾病的整体实力,提高了学科影响力,也避免了该类有适应症的患者因为转院而在转运过程中面临的巨大风险。三、践行“传帮带”,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克州本地的医疗技术人员和设备的短缺,使当地很多患者不得不到公里医院就诊,由此带来的风险和医疗花费明显提升。因此,通过医疗援疆,打造一直真正带不走的队伍,对于解决这类矛盾至关重要。在“心明眼亮”工程工作的基础上,为了践行“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团队”的援疆目标,陈一欢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心脏手术,有意识地培养当地人才,促进当地心脏团队(包括手术麻醉、手术护理、体外循环、重症监护等)的共同提高;除了心脏手术,介入技术也是心血管外科当前发展的重点,入疆以来,陈主任继续推进该技术的开展,进一步将所有的流程从细节上指导我们逐步规范化。通过这些举措,现如今,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DSA下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与回收术、肺动脉栓塞肺动脉内溶栓术、外周动脉栓塞球囊成型术等手术已经完全实现了技术落地,心胸外科的医疗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团队”的援疆目标已经初见成效。一年半以来,心胸外科共完成55台心脏手术,47台介入手术,其中大部分手术由我们当地医疗人员完全自主完成,这些工作不仅提医院医护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医院、医院在地区的医疗水平的影响力。作为“师带徒”项目的老师,他还带教了两名徒弟,分别为心脏外科和外科介入亚专科方向。通过不同方式的传帮带,全面指导徒弟在科研临床方面的工作,不仅提高了技术水平,还提升了管理能力。两名徒弟中,一名已能够独立完成部分外科途径的介入手术,另一名成为了科室副主任,并担任党支部书记,医院中层管理的后备人才。
控
四、出谋划策,医院各项工作除了繁忙的临床工作之外,陈医院信息科副职,他充分发挥个人专长,积极配合部门领医院信息化建设,并作为桥梁纽带作用,将临床科室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想法和反馈意见,包括后方单位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可借鉴的经验,医院领导,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出谋划策。在院领导的积极推动下,通过与后方单位专家的对接,启动了5G医院实施项目之一“挂号在克州、看病在江苏”的远程门诊工作,利用后方专家资源,给克州百姓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教学方面,陈主任担任了急诊基地教学主任一职,作为临床教学督导,多次参加住培基地督导工作,从病例书写,到小讲课讲授、教学查房等多个环节和基本师资技能进行点评和改进,和其他援疆专家一起,为我院最终获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五、廉洁自律,树立良好援疆干部人才形象援疆干部的一言一行,不仅关系个人声誉,也关系到整个江苏援疆队伍的对外形象。陈一欢主任在工作中廉洁行医,认真细致,态度和蔼,热情对待每一位民族患者,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好评。工作之余,陈主任还积极参加江苏医疗大巴扎、送医下乡活动,多次赴偏远乡村,为老百姓开展心脏疾病的筛查、心脏疾病科普和康复指导工作。通过这些活动,切身履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要求,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稳定。一年半以来,陈一欢主任通过自身的努力,为第十批“组团式”援疆工作添砖加瓦。他所在的援疆医疗队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抗击新冠肺炎先进集体”。医院官微予以报道;医院年“吴登云式”援疆专家;被江苏省援克州前方指挥部评为年度争做“吴登云式”援疆干部人才;被后方单位评为年度院十佳医生、白求恩先进个人。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反映了各级领导和部门对他的肯定,也为他援疆生涯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供稿:于长辉排版/审核:苗俊青
END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ziz.com/mlys/7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