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骨肿瘤——影像学诊断使用指南
外文名:BoneTumorsaPracticalGuidetoImaging
页码:页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经Springer出版社授权
定价:88元
优惠价:62元
扫码直达购买链接01内容简介
骨肿瘤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血管、神经、骨髓等)的肿瘤,是常见病。本书介绍了各种骨肿瘤最常见的特点和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同时提供了不同骨肿瘤间的鉴别诊断。全书共分两个部分:教学和病例。教学部分主要包括:骨肿瘤概述,如何评估骨病变,影像学检查方法,软骨性肿瘤,骨肿瘤,纤维性肿瘤,杂类肿瘤,骨转移瘤,易与骨肿瘤混淆的影像学表现。病例章节纳入了各种不同的骨肿瘤相关病例。这些病例有的在教学部分讨论过但因有特别的教学点,所以在病例中又再次强调。有的是不常见的骨肿瘤范例。还有一些是常见但常会混淆的病例。本书适用于任何对骨肿瘤感兴趣的医生,如放射科、骨科、病理科等。
02价值特点
本书分为两部分,即教学部分和病例部分。在教学部分中,编者通过各种骨肿瘤的好发表现、鉴别诊断和放射学影像来对其进行介绍,并重点着眼于其典型表现和发病部位,为读者认知和评估骨肿瘤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此外,还提供了一个章节来阐述易与骨肿瘤相混淆的病变。另一部分精选了75个未知病例,主要为:①在教学部分中讨论过、但具有特殊教学点的肿瘤病例,②某些不常见骨肿瘤的范例,③常遇到的可被误诊为真性骨肿瘤的“易混淆者”。这些病例以病例讨论会的形式呈现,内容包括简短的临床病史、影像学表现的描述、“前3位”鉴别诊断列表、可揭示最可能诊断的简要讨论和一些相关的要点。
本书特点:
?为临床医师分析骨肿瘤提供了一种实用性方法,着重阐述了在实践中最常见的肿瘤。
?短小精悍,可在数日内读完,不失为一本骨肿瘤快速指南。
?为放射科、骨外科、病理科和初级保健在职医师和住院医师的理想教材。
03著译者简介
(美)吴瑞宏玛丽·霍克曼主编
哈佛大学医学院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的放射科。
牛晓辉王涛主译
牛晓辉,医院骨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担任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副主任委员、亚太地区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理事、国际恶性骨肿瘤保肢协会委员、美国纽约科学院会员、华裔骨科学会理事。中华外科杂志、骨肿瘤骨病杂志编委。
王涛,副主任医师,擅长骨与软组织肿瘤,骨肉瘤、软骨肉瘤、骨巨细胞瘤、骨转移癌,良性骨肿瘤,计算机导航骨肿瘤手术。
04中文版序言
医院是中国最早医院,回顾其几十年来的专业发展,临床上有着诸多的感慨和心得,值得从事本专业同行们的借鉴。骨肿瘤专业在四级学科里也是比较小范围的专科,随着骨科专业化发展的进程,这样的划分可以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疾病,并使治疗方法精益求精。与此同时,专科的细化也使得医生对本专业以外、甚至是本专业亚科以外的知识变得生疏。骨肿瘤专科学科建制少、从业人数不多,因此许多骨肿瘤疾病多就诊于普通骨科门急诊,避免误诊误治则需首先了解疾病,这就对众多青年骨科医师提出了要求。在临床医疗开创工作的同时,将诊断策略和治疗理念向全国推广和再教育,乃是积水潭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五十余载而贯穿如一。积水潭作为中国骨肿瘤事业的开创者,高屋建瓴,始终身体力行推动和倡导临床、影像、病理三结合的诊断原则以及规范化治疗。临床思维训练、典型影像学观摩和确凿的病理学证据,成为骨肿瘤专科医师的利器。积水潭的同行们洞若观火,从小处着眼,选择本书为契机,拟向青年骨科、放射科、病理科医师提供一套相对实用的方法来了解和评估骨肿瘤,对于专科医生是一种方法的总结,对于相关专业医生也是一次初步的认识。作为一本简约的疾病诊断分析手册,从影像角度审视临床,典型病例印象深刻,对骨肿瘤临床诊疗思维训练大有裨益。古人曰:“不学易不能为将相,不学易不能言大医”。当代医学之“易”,理论知识更是浩如烟海,对于诸多我们很难发现的自然规律以及自然病程中容易隐蔽和忽略的证据,理解它们可能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虽尽毕生精力而白首难穷。由此看来,医学的再教育实在是重中之重,本书著者惜墨言简意赅,译者臻求信达雅兼顾,不失为广大青年医师再教育的良师益友,如及时好雨,我乐见其成。07中文版前言
中国目前从事骨肿瘤专科的医师不多,可谓小众群体,但是骨科病例的误诊误治一旦发生在骨肿瘤,带来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在日常工作中,综合骨科常常依靠简单的影像学甚至仅凭查体就对骨肿瘤病例资料即刻做出诊断,难免出现误诊。究其原因,综合骨科医生缺乏良好的骨肿瘤诊断和治疗的专科训练,而仅依赖于轮转甚至课本上积累的经验,同时在接诊病人时对影像学缺乏足够的认识。误诊和漏诊会造成后续治疗策略的偏差,给患者带来的结果将是不可预期的。这种状况让我们反思,是否能够有一些简易而实用的方式来帮助大家提高对骨肿瘤影像的认识。我们一直践行并倡导骨肿瘤疾病的临床、影像、病理三结合的诊断原则,正确的诊断是规范治疗的首要前提。在我国,由于缺乏有效的多学科协作机制,促使临床骨科医生必须掌握更多的影像学知识来满足疾病诊断的需求。医学进步发展到今天,仅凭一张X线平片来诊断骨肿瘤是远远不够的。影像学资料往往是接诊患者看到的第一手材料,综合骨科医生以及基层医生对骨肿瘤影像学的认识亟待提高。迄今为止,国内少有深入浅出对于骨肿瘤基础认知、影像学分析、诊疗原则、典型病例分享的手册。本书来源于临床中常见的病例,看似平淡,却将要点和规律寓于病例中娓娓道来。该书主旨在于通过对骨肿瘤影像学的复习为读者提供一套实用的方法来认识和评估骨肿瘤,对于流行病学、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和治疗均有点睛的叙述。刊出的典型影像图片对于加深认识至关重要,也为许多从事相关专业的医学人士提供了一个基准的参考,而不至于谬以千里。积水潭骨肿瘤作为在此专业发展最久的科室,我们真诚希望能和大家分享它带来的知识回馈。众所周之,临床工作中严谨务实是基础,正确诊断是准则,恰当治疗是目标,需要具备规范的临床思维,而如何培养这种思维,是摆在面前的继续教育课题。译者希望本书对骨科医生和影像科医生有所帮助,同时由于临床、影像、病理三结合的紧密关系,该书作为病理科医生的随身手册应该也大有裨益,甚至可以作为内科医生认识骨肿瘤的窗口,从而为多学科协作提供前提和基础。著者言简意赅的阐述使我颇有感触,临床工作是一个需要医务工作者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不断提高的过程,本书脉络清晰,易于理解和掌握,不失为一本相关专科医生再教育的好书。08内文试读
一、目录
1 骨肿瘤概论1
骨肿瘤的分类1
骨肿瘤的发生率1
团队评估的价值4
临床和影像学检查4
局灶性骨病变的处理4
活检注意事项6
治疗6
2 如何评估骨病变8
患者年龄8
病变部位8
位于哪个骨上?11
纵向位于骨的什么部位?14
轴面位于什么部位?15
病变密度:溶骨、硬化或混合16
骨破坏的形式和病变的边缘19
基质和基质的矿化24
骨膜反应25
软组织肿块26
单发性或多发性病变30
侵袭性或非侵袭性32
小结:骨病变的报告32
3 影像学检查方法37
X线片38
是否存在病变?38
基质有矿化吗?如果有,是什么
类型?38
病变的边缘和其对周围骨皮质的影响
如何?38
是否存在骨膜反应?39
计算机断层成像(CT)40
病变是否起源于骨?40
是否有特征性的内部成分?40
病变边缘、骨皮质和骨膜的特点
如何?41
磁共振成像(MRI)42
骨髓受累的范围如何?44
是否存在软组织肿块?45
是否存在利于进一步表现病变特征的
MRI特点?46
是否存在神经血管结构、关节腔或其
他解剖间室的受累?47
是否存在骨内跳跃灶?48
病变的血运如何?最佳的活检部位在
哪里?48
对治疗是否有反应?49
核素骨显像(放射性核素骨扫描)50
在核素骨显像中,病变是否代谢活性
增强?如果是的话,其代谢活性
如何?52
是否有一个以上的骨病变?53
病变的表现或分布是否支持特定的
诊断?54
病变的数目或活性是否随时间而发生
变化?55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55
超声56
原发骨肿瘤的分期60
4 软骨性肿瘤63
骨软骨瘤64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病66
内生软骨瘤67
多发性内生软骨瘤病69
骨膜软骨瘤69
软骨母细胞瘤71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73
软骨肉瘤(普通型)74
软骨肉瘤的亚型77
5 骨肿瘤81
骨岛81
骨瘤83
骨样骨瘤84
骨母细胞瘤87
骨肉瘤88
普通型骨肉瘤88
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90
骨旁骨肉瘤92
骨膜骨肉瘤93
其他骨肉瘤亚型94
6 纤维性肿瘤97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98
纤维肉瘤99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纤维性黄色瘤: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和非
骨化性纤维瘤
纤维结构不良
骨性纤维结构不良
7 杂类肿瘤
良性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骨内血管瘤
骨巨细胞瘤
单纯性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
骨脂肪瘤
恶性
Ewing肉瘤
釉质瘤
脊索瘤
淋巴瘤
白血病
血管肉瘤
多发性骨髓瘤
8 骨转移瘤
一般特点
常见骨转移瘤
乳腺癌
前列腺癌
肺癌
肾癌
甲状腺癌
其他骨转移瘤
9 易与骨肿瘤混淆的影像学表现
正常变异
红骨髓
肱骨假性囊肿
Ward三角
跟骨假性囊肿
先天性/发育性异常
髌骨背侧缺损
股骨近端滑膜疝(Pitt窝)
撕脱性骨皮质不规则
肱骨髁上突
比目鱼肌线
创伤
骨膜下血肿
应力性骨折
骨化性肌炎
代谢性/关节炎性病变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性棕色瘤
肢骨纹状肥大(骨蜡油样病)
骨坏死
Paget病
钙化性肌腱炎
软骨下囊肿
骨髓炎
Brodie脓肿
医源性原因
二头肌腱固定术
骨髓活检
磨屑病
放疗后改变
造影剂渗漏
技术性伪影
肱骨内旋位X线片中的肱骨头假性
病变
桡骨侧位X线片中的桡骨粗隆假性
病变
MRI卷褶(混叠)伪影
MRI血管搏动伪影
体外物体伪影
10 病例
病例索引
索引
二、章节试读
骨肿瘤的分类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骨肿瘤分类系统为骨肿瘤的报告和治疗提供了统一标准并得到了广泛应用(表1.1)。WHO基于骨肿瘤的分化形式来进行分类,即依据其类似的组织学成分将其划分入组。例如含有软骨成分的肿瘤被划分为软骨性肿瘤,而含有骨样基质的肿瘤则划分为成骨性肿瘤。这些组织学亚类中大多数都包含良性和恶性肿瘤。此外,还有一些骨病变并非真性肿瘤,因此并未纳入WHO分类中,这些病变包括骨岛、骨瘤和非骨化性纤维瘤(NOF)及其他一些病变。骨岛和骨瘤属于错构瘤,即正常皮质骨出现在非典型部位。非骨化性纤维瘤(NOF)被认为是一种发育缺陷,并且可随时间的推移而自愈。最后,认清那些在影像学上类似于骨肿瘤的非肿瘤性病变如先天性异常、骨髓炎或创伤后改变也很重要,这些病变也未被纳入WHO分类系统中。
三、内文预览
购买扫码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