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胃镜检查
适应症
1.出现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症状。
2.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
3.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病变,需随访复查或进行治疗者。
4.上消化道手术后仍有症状需确证者。
5.治疗性内镜,包括食管、胃内异物夹取,息肉切除,电凝止血及胃、食管粘膜剥离术等。
6.常规体检。
禁忌症
1.神志不清、精神失常,不能合作的人群。
2.严重的心肺疾病或极度衰竭不能耐受检查者。
3.怀疑有胃肠穿孔或腐蚀性食管炎、胃炎的急性期。
4.严重急性咽喉疾患者、严重的脊柱成角畸形或纵膈疾患如胸主动脉瘤等。
5.严重高血压人群。
注意事项
1.检查前8小时内禁食禁水。
2.检查前10分钟口服祛泡剂,以达到咽喉部的局部麻醉和食管及胃内的泡沫去除。
3.检查前建议排空大小便。
4.检查前取下单个义齿,松解领扣和裤带。
5.询问近一周内是否服用心血管类抗凝药(诸如阿司匹林、波立维、华法林等),如果一周内服用此类药物者,则检查过程中不能行活检。对于必须行胃镜活检的患者咨询医生后,方可停药一周以上,行胃镜活检术。
6.患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检查前无需停药,需待血压稳定后方能进行检查。可少量饮水正常服药,饮水量控制在20ml以内。
7.对于身体素质较差或者年老体弱者检查候诊时必须有家属陪同。
12.检查过程中请配合检查医生,就检者鼻子吸气,嘴巴呼气,频率平缓,尽量不呕,以保证检查顺利进行。因内镜反复摩擦咽喉,若出现咽喉疼痛,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13.检查结束后无活检者,无不适主诉方可进食。行活检者,2小时后进温凉流质。
二
结肠镜检查
适应症
1.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
2.原因不明的腹泻
3.结肠息肉及早癌的诊治
4.钡灌肠发现异常需进一步明确诊断
5.原因不明的低位肠梗阻
6.腹部肿块无法排除大肠或末端回肠疾病
7.大肠术后内镜随访
8.大肠癌普查
9.其他内镜下治疗
10.常规体检
禁忌症
相对禁忌症: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可能出现脑血管意外、休克、腹主动脉瘤、急性腹膜炎、肠穿孔、极度衰弱不能耐受肠道准备者、精神病患者及不配合检查者等。
决定禁忌症:腹膜炎患者(无论是否伴有肠穿孔)、憩室炎伴急性发作者、近期发生过心肌梗死或肺栓塞者、爆发性溃疡性结肠炎者。
注意事项
1.检查前两天半流饮食(粥、粉、面),禁纤维饮食(蔬菜、水果、肉类、蛋类、面包、饼干等),检查前一天进食清淡少渣食物。上午检查者,早餐禁食;下午检查者,早餐可进流质(米汤)。
2.结肠镜检查前至少4小时服用肠道准备剂(聚乙二醇、硫酸镁等),直至排出清水样便可结束给药。服药过程中若出现呕吐或清肠效果不佳,应及时到门诊挂号重开泻药,再次进行肠道准备。
3.近一周内是否服用心血管类抗凝药(诸如阿司匹林、波立维、华法林等),如果一周内服用此类药物者,则检查过程中不能行活检。对于必须行肠镜活检的患者咨询医生后,方可停药一周以上,行肠镜活检术。
4.既往有高血糖患者,控制血糖的正常值范围之内,检查前需家属陪同并自备糖粉或糖块。如出现心慌、出冷汗、头晕等症状,立即告知医生并口服糖块。
5.高血压患者检查当天请按常规服用降压药,需待血压稳定后方能进行检查。
6.对于身体素质较差或者年老体弱者必须要有家属陪同。
7.经期的女性建议预约时间推至经期后。
9.检查过程中就检者出现腹胀现象,是因医生往肠道内注气所致,就检者自行排气后,症状会有所改善。
10.检查结束后无活检者,无不适主诉方可进食。行活检者,2小时后进温凉流质。
三
无痛内镜
通过静脉给予药物镇静或气管插管麻醉,消除在检查、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感;消除恐惧感,提高检查的接受度。
适应证:
1.愿意接受镇静/麻醉的患者。2.对检查存在顾虑或恐惧感、高度敏感而不能自控的患者。3.操作时间较长、操作复杂的内镜检查或手术。如:胃镜、结肠镜、小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超声内镜(EUS)、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SD)、经口内镜下食管基层离断术(POEM)、胰胆结石体外震波碎石(ESWL)等。
禁忌证:
1.内镜操作禁忌证或拒绝镇静/麻醉的患者。
2.严重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心绞痛以及急性呼吸道感染、哮喘发作期等。
3.肝功能障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严重贫血、胃肠道梗阻伴有胃内容物潴留。
4.无陪同或监护人者。
5.有镇静/麻醉药物过敏及其他严重麻醉风险者。
镇静/麻醉术前准备:
1.术前一周禁止服用心血管类抗凝药(如:阿司匹林、波立维、华法林等)。
2.检查前禁食6h,禁水4h,取下单个义齿;如胃排空功能障碍或胃潴留者,应延长禁食和禁水时间。
3.至少有1名陪同或监护人。
4.如有过重大病史、出血性疾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肝病、哮喘、药物过敏、感冒、鼻塞等,请务必告知麻醉医生
5.患者还应提供一个月内的心电图,并无呼吸系统相关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部感染等);住院人群需要提供的材料请咨询管床医生,但最终能否行无痛苦诊疗取决于麻醉医生评估后的决定。
6.麻醉医师评估可施行麻醉后告知患者或委托人麻醉的操作方案、目的和风险,取得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镇静/麻醉术后恢复:
1.操作结束后进入麻醉恢复室,由麻醉医师负责病情监护以及相应处理。
2.陪同或监护人守护在患者身边不得离开。3.离室标准:门诊患者完全清醒由麻醉医生评估后由家属陪同离院;住院患者完全清醒返回病房。
4.麻醉结束2小时后可进食。
5.检查当日不可从事驾驶、机械操作、高空作业及逻辑分析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