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评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情况的IIIC1期

目的:对FIGOIIIC1期子宫内膜癌(EC)患者分期手术时未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首次复发率和首次复发部位分布情况的评估。

方法:我们选择年5月到年1月间在一家机构接受治疗的所有IIIC1期EC患者(n=例),分析首次复发部位、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通过多变量逻辑回归确定复发相关因素。

结果:3年DFS和OS分别为66.5%和85.7%。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子宫内膜样癌(64.2%)。子宫内膜样癌与非子宫内膜样癌的3年DFS分别为81%(SE±3.8%)和39.5%(SE±6.6%)(P0.)。子宫内膜样癌与非子宫内膜样癌的3年OS分别为96.9%(SE±1.8%)和65.6%(SE±6.7%)(P0.)。62例患者(30.1%)复发。复发模式为:14例(6.8%)为多部位复发,17例(8.2%)为腹腔内复发,14例(6.8%)为腹腔外复发,17例(8.2%)为孤立淋巴结转移(其中8例(3.9%)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淋巴结为孤立肿瘤细胞(ITC)者复发率仅为12/71(17%),而微小转移或肉眼转移者复发率为50/(3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相关因素包括:组织学分级(HR4.67;95%CI:1.5-14.5;P=0.)、组织学类型(HR4.9;95%CI:2.6-9.3;P0.)、肌层浸润深度(HR1.9;95%CI:1.04-3.5;P=0.04)、盆腔冲洗液情况(HR2.2;95%CI:1.1-4.5;P=0.03)及盆腔淋巴结肿瘤体积(ITC或微小转移/肉眼转移;HR0.3;95%CI:0.2-0.7;P=0.)。在多变量分析中,仅仅组织学与复发相关(HR7.88;95%CI:3.43-18.13;P<0.)。

结论:对于FIGOIIIC1期EC患者孤立的主动脉旁淋巴结复发并不常见。与ITC相比,微小/肉眼转移与复发率相关。这些数据将帮助临床医生对FIGOIIIC1期EC患者提供有关主动脉旁评估的建议。这些数据将有助于临床医生针对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评估向IIIC1期EC患者提供咨询。

文献引自:AloisiA,CasanovaJM,TsengJH,etal.PatternsofFIRSTrecurrenceofstageIIIC1endometrialcancerwithnoPARAAORTICnodalassessment[J].GynecolOncol.,,(3):-.









































北京看白癜风光疗费用
北京看白癜风光疗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ziz.com/mlys/3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