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堵塞是很多心脑疾病的直接原因,因为血管通畅与否决定了身体各部位能否得到充足的血液。一旦因堵塞出现器官缺血,势必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猝死。
其实,在这些危重疾病发作前,身体都会有些表现,只是因为人们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没有发现进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才造成了恶性心血管事件。学会识别有意义的不适症状,及时就诊非常重要。
血管堵没堵,有迹可寻
首先,识别有意义的疼痛症状。我们常说“不通则痛”,如果出现下列表现的疼痛,常提示血管阻塞。
突发劳累性胸痛、休息后缓解,具有“动痛静止”的特点,或出现夜间胸痛,往往提示供应心肌的血管出现了狭窄阻塞。
一旦胸痛发作频繁伴不明原因的乏力、头晕、恶心呕吐等,常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建议在心脏血管完全阻塞前,积极治疗,防止急性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肢体疼痛伴肿胀,患侧肢体肌肉有压痛,可能提示肢体静脉阻塞,此时千万不要乱动,要紧急就医,防止发生肺动脉阻塞造成的肺栓塞。
下肢活动性疼痛,仅行走数百米就不得不因疼痛停下来,医学上称为间歇性跛行。这种表现提示支配下肢的动脉出现了阻塞,建议及早治疗,防止因完全阻塞造成肢体坏死而截肢。
警惕夜间打鼾。这种疾病可以诱发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且会使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治疗效果打折,增加死亡率。建议睡觉打呼噜的人群进行体检,尽早治疗,排除心血管病的不良因素。
小心肢体水肿。通常来说,肾病引起的水肿是小腿肿胀,而血管不通畅所引起的水肿,多从脚踝部位开始。
重视昏厥。如果患者昏厥时伴随呼吸困难或脸色发白,有可能是患上了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一定要引起警惕,医院。
血管不好,从头伤到脚
头:影响认知现代人由于饮食和生活方式不健康,慢性病不请自来,脑袋里的大动脉血管壁上也悄悄产生了斑块。斑块一点点长大,血压平稳时,还算相对安全。
若血压突然升高,斑块就会被“刺激”脱落,冲向细小动脉,导致脑梗死。同时,血管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老化”,个别地方还会产生“鼓包”(微小的动脉瘤),一旦破裂,就是脑出血。大脑作为人体的“总司令部”,若是生病了,思维和行动也会跟着失灵,甚至诱发认知障碍。
颈:诱发卒中颈动脉是一个流向大脑的血液通道,各种原因造成的该通道内部管径变小,就称作颈动脉狭窄。最常见导致颈动脉狭窄的原因是颈动脉硬化,临床上80%以上的人都属于这个情况。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吸烟、酗酒都是颈动脉狭窄的高危因素,如生活中经常出现头晕、发呆、无力,白天思维不清、昏昏沉沉,晚上失眠等症状,医院做个颈动脉的超声波检查。若诊断明确,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胸:动脉夹层主动脉是心脏向全身输送动脉血的总通道,也是人体最粗的血管。吴明营介绍,主动脉血管壁有内、中、外三层膜,正常情况它们紧贴在一起,共同承受血流压力。
若内膜出现裂口或溃疡,血液冲击便会沿着这个“缺口”进一步撕扯扩张,导致三层膜分离,形成主动脉夹层。
若不及时处理,外膜将单独承受血压,随时会发生致命性破裂,动脉血会直接涌入胸腔、腹腔甚至心包,造成大脑和内脏短时间内供血不足,出现失血性休克,患者几秒钟之内就会死亡。
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的首要危险因素,血压的不稳定极易造成动脉壁的损伤,临床上主动脉夹层患者几乎都存在高血压控制不良的现象。
此外,有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钙化斑块的老人、孕妇及有主动脉夹层家族史的人,都是该病高危人群。以上人群若出现“撕心裂肺”的疼痛,且持续时间长,并感觉疼痛延伸到了前胸、后背甚至腹部,应及时就医。
目前,诊断主动脉夹层,临床常用的是CT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个人情况,选择介入放支架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腹:主动脉瘤提到血管疾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中风、心脏病,但对腹主动脉瘤却很陌生。其实,人体最大的主动脉血管,往上走可达到颈部、往下走则可延伸到腹部。腹主动脉源源不断地把从心脏泵出的动脉血,通过其分支血管输送到全身,就像树干和树枝一样。当主动脉膨胀越来越薄时,血管像一个被撑大的气球,最终形成主动脉瘤。一旦破裂,会使体内大量失血,导致猝死。
这个病早期几乎没有症状,但若感到腰背部或腹部呈撕裂感、刀割样等胀痛不适,并伴血压异常升高,则须警惕。
此外,建议5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男性,有高血压、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烟龄10年以上,有外周动脉瘤病史者,尽量每年做一次腹部超声检查。
腿:深静脉血栓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很危险的静脉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典型症状是下肢肿胀。
若对侧没血栓,或血栓不像另一侧那么严重,则会形成不对称下肢肿胀。更加严重的是,若深静脉血栓迁移至肺部,会形成有潜在致命威胁的肺栓塞,患者常常会出现胸痛、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
需要提醒的是,卧床、长时间不动等均是静脉血栓重要危险因素。司机、IT工作者、教师、售货员等需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风险相对较大。
以上高危人群一旦出现腿部,尤其踝关节和足部有肿胀感、疼痛或压痛、腿部发红、腿部皮肤温度上升、有浅静脉扩张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护血管养成五个好习惯
01饮食上控糖限油现在生活节奏加快,餐馆、外卖,连很多人自家炒菜都为了口味,多用“高盐、高油、高糖”和浓油赤酱“炮制”出来,导致血管堵塞。所以饮食宜清淡,比如晚餐喝一碗杂粮粥,有利于预防冠心病,控制胆固醇。
02增强血管功能运动慢跑、快走、游泳各种有氧运动,帮助肌肉舒展、关节柔软的体操,哪怕是轻微的肌力锻炼等活动,都能改善血液循环,抑制交感神经活动,使人在常态时心律减慢,降低心脏负担。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每周步行大于或等于4小时的65岁以上老人比每周步行小于1小时的65岁以上老人,心血管发病率减少69%,病死率则减少73%。
03保证睡眠长期因为劳累、压力大、休息不够导致猝死的情况并不少。一般人建议成人每天23点前入睡,睡够7-8小时,不要被任何事情干扰。
04精神放松突然的精神压力可能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内皮功能障碍使血管的扩张能力受损。最后导致血管不能随血液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其功能,增加心脏突然事件的发生。
05每年要查血管,监测血压没有症状或不加控制的高血压,是引发诸多血管病的导火索。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的几率是正常人的4-7倍,而高血压不仅累及微血管,还会导致大血管病变,一定要按时监测、服药,让它们保持在正常范围。
小慈接着放大招
美滋滋享受健康大特惠吧
璀璨三人行体检套餐,震撼回归
限时价:三人同行,仅需元/人!!
还在犹豫什么?
赶快为健康打call~
带上老公老婆老爸老妈快来
套餐优势大剧透
01
优势一:APOE载脂蛋白E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