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科,顾名思义是进行介入诊疗的科室。外科治疗是靠手术,内科治疗靠服药,而介入治疗不像完全打开的那种暴露、开放似的手术,同时,也不是一种靠药物来治疗的手术,它介于两者之间,所以美国医生给它命名intervention(介入干预的意思),就叫介入治疗。
它是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通过人体原有的腔道,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诊断或治疗的科室,按治疗范围可以分为肿瘤介入、非肿瘤介入、神经介入、妇科介入等等。
二、介入治疗的优势1.创伤小、安全
介入治疗手术只需要局部麻醉,局部包扎,创伤很小。
2.效果好,疗效确切
不适合开刀或者不愿意开刀的良、恶性肿瘤患者,可以通过介入治疗达到甚至超过外科开刀的效果,优势治疗效果立竿见影。
3.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
一般介入术后1天,患者就可以下床活动,当天就可以进饮食。
4.解决很多难题
介入治疗的发展为临床解决了很多难题,使原先不能手术或手术难度很大的疾病得到了简单有效的治疗。
5.定位准确
由于介入治疗所有操作均在影像设备引导下进行,可插管至病灶局部进行治疗。
6.可重复性强
在一次性治疗不彻底或病灶复发时可经同样的途径多次进行治疗以加强疗效,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不大。
三、神经介入目前介入治疗已经逐渐成为代替传统的开颅手术成为常规治疗方式,具有不开颅、损伤小、患者恢复快的特点。介入治疗的腔内修复术同样能有效地隔绝动脉瘤,却无需开大刀,已成为动脉瘤首选的治疗方法,特别是适应于那些年龄大、身体弱、病情重、外科手术危险大的患者。
医院开展的神经介入治疗有:1.急性脑梗塞支架取栓术
2.脑血管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
3.脑血管狭窄支架置入(颈内动脉、颈总动脉及椎动脉狭窄)
3.脑血管动静脉瘘、脑血管畸形等
四、外周血管介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外周血管疾病逐渐成为我国严重的健康问题,其包括外周动脉疾病和外周静脉疾病,且可发生在任何心脑外血管,亦可发生于胸腹主动脉血管,但更常发生于下肢。
医院开展的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有:1.动脉血栓溶栓治疗(四肢动脉、肺动脉、肠系膜动脉的血栓)
2.动脉出血的栓塞治疗(盆腔动脉出血、外伤性肝动脉、脾动脉出血、消化道出血、产后出血、不明原因的大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
3.血管狭窄的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四肢动脉血管狭窄等)
4.静脉血栓溶栓治疗(四肢静脉、门静脉的血栓溶栓治疗、静脉破裂出血的栓塞、布加氏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5.主动脉夹层支架隔绝术、腹主动脉瘤支架隔绝术
五、肿瘤介入肿瘤的传统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切除和内科放化疗,事实上还有第三种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它不需用开刀切除就能有效控制肿瘤,通过向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和栓塞剂,以“毒死”、“饿死”肿瘤,其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毒副作用小,相对于外科手术“动刀开胸开腹”,内科放化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真正做到绿色微创治疗的目的。
对于中晚期肿瘤,可使其降期、缩小,长期带瘤生存,部分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甚至重新获得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对于部分早期肿瘤更可通过氩氦刀以及射频消融术,可以达到肿瘤微创根治的疗效。医院开展的肿瘤介入治疗有:1.肝癌化疗+栓塞治疗
2.肺癌、胃癌、肾癌、脑癌、食道癌、贲门癌
3.盆腔恶性肿瘤及良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六、非血管系统的介入非血管介入技术是指在影像学引导和监测下实施经皮穿刺等诊疗技术,应用范围广,不同于传统经血管IR基本以X线设备作为引导,目前非血管介入技术所用影像学设备涵盖超声、CT和MR成像仪及各种导航设备和机器人辅助设备,具有创伤小、疗效明显、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对于无法进行外科手术切除或者身体达不到开放手术条件的患者,非血管系统的介入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
医院开展的非血管系统介入治疗有:1.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支架置入术
2.胆管及胆囊结石的介入治疗
3.食管狭窄球囊扩张术
4.食管、气管瘘的支架置入术
5.肠段恶性狭窄的胃肠营养管置入术,气管狭窄的支架置入术等
七、冠心病的治疗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如丰富的、高胆固醇的、高热量的饮食以及工作压力大、运动少、肥胖等原因,造成冠心病的发病率上升,也逐渐年轻化。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只有明确了冠脉具体的问题,才能决定是否用球囊扩张、抽吸血栓或者支架植入,因此冠脉造影可以动态的评估冠脉是否存在病变,以及病变的性质。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适应症为患者是否存在较为严重的狭窄,如果冠状脉狭窄面积达到75%以上或者狭窄直径达到50%以上,冠脉有效储备无法满足心里对血液的需求时,就需要用冠脉支架有效解除狭窄,从而改善心肌供血,以满足心肌细胞代谢需求。
造影提示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左);
术中开通右冠脉并植入支架后血流恢复正常(右)
如今,微创经皮冠动脉造影(CAG)、微创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PCI)已成为是诊断治疗冠心病较为先进的专业治疗技术。
医院开展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有:1.冠脉造影
2.支架植入
蓬勃发展的介入科,已经和内科、外科并称齐名,如此神奇的学科对国民医疗举足轻重,并将在未来继续造福百姓!
医院介入科
医院(医院)介入科现有职工9名,其中副主任医师4名,包含心内科2名,综合介入2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1名,护师3名。科室拥有先进的机器设备,专业的医疗团队,承接全院所有住院病人的平诊与急诊微创介入检查治疗工作。
介入放射学是近年来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医疗技术,它是在X线成像设备下,运用纤细的导管通过人体器官管腔结构开展各项诊疗工作;是集放射诊断学和治疗学为一体的、含量很高的新兴学科。它涉及人体消化、呼吸、心血管、神经、泌尿、骨骼等多个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以往认为不治或者难治之症,如癌症肿块、血管疾病等开拓了新的治疗途径,其特点是简便、微创、安全有效、合并症少,可重复治疗。
-,,
道路指南
由于康滇路改造,施工期间有到医院(医院)就诊的患者,请从后门景信巷通行,具体路线请参照以下视频点击观看。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