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炎在医学上全称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为中小动脉的慢性节段性闭塞,主要引起四肢缺血性的改变,通常无法根治。可以通过长期坚持治疗来控制脉管炎的急性发作,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并改善患者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标。脉管炎的治疗目标以处理患者症状、保留患肢功能为主,治疗主要为戒烟、保暖加长期的药物治疗,具体如下:
1、戒烟:脉管炎患者多数有吸烟病史,吸烟也是诱发脉管炎的重要因素。吸烟与疾病预后、治疗疗效密切相关,因此戒烟对于脉管炎的治疗较为重要;
2、保暖:多数脉管炎患者的症状会在冬天天气寒冷时加重,因为寒冷会刺激血管收缩,引起动脉收缩,从而加重症状。因此患者在冬天寒冷地区时一定要注意保暖,但是保暖不等于热敷,而是主张冬天戴手套、穿厚袜子、穿棉裤、穿棉鞋等;
3、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凝和扩血管、改善微循环两类,抗凝药主要作用为抗血小板,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类药物。同时还会使用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西洛他唑、沙格雷酯等药物,通过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来改善局部血运循环,从而缓解症状并保存肢体;
4、手术治疗:少部分患者可以尝试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主要对血管进行开通,而外科手术通常阻断神经,以减少血管痉挛。
上述方法都可以改善远端末梢组织的血供,但都不是根治性的办法,从治疗上来讲还是建议注意戒烟、保暖,以及长期的药物治疗。
专家简介
王伟,外科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斯坦福大学血管外科/英国剑桥大学血管外科访问学者。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实验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家工作组委员,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委会委员,国际静脉联盟(IUP)中国分会委员;同时兼任《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特邀编委,《中国血管外科杂志》和《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委。研究方向为腹主动脉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从事普通外科/血管外科临床工作十余年,先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血管外科,擅长血管疾病,特别是腹主动脉瘤等大动脉相关疾病的外科及微创介入治疗,年均完成血管外科手术余例,多次赴外院会诊及手术,主持或参与血管外科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在主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及微创治疗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完成了国内首例3D打印辅助覆膜支架微创治疗腹主动脉瘤,全球首例3D打印定位覆膜支架开窗重建肾动脉治疗近肾型腹主动脉瘤,创新性在TEVAR术中用原位开窗技术术中重建弓上分支动脉,获得了一系列的医疗新技术成果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VascSurg》《EurJVascEndovascSurg》《JAmHeartAssoc》等血管外科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原始研究论文;多次受邀在美国血管外科年会、亚太血管外科年会等国际或国内学术大会上演讲交流血管外科疾病的研究及诊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