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瑞之声第二十期正式开课,麻醉科研大咖传授临床科研经验,本次会议由医院李偲教授主持,与陆军军医院鲁开智教授、医院刘克玄教授、医院王东信教授、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徐龙河教授医院邹望远教授共同围绕麻醉与科研话题展开讨论。
01学术讲座讲题:浅谈临床科研选题
讲者:邹望远教授
如何进行科研选题
临床医生从事科研,可以把解决临床问题作为研究的目的,坚持临床驱动型的科学研究,创新是科研选题的核心。麻醉医师临床研究选题的灵感通常源自于临床工作,例如邹望远教授由一例儿科患者俯卧位通气时气管导管脱落病例收到启发,从而研制了俯卧位通气气管导管,并成功应用于小儿、成人俯卧位通气手术患者;其次文献是思维的源泉,年轻的麻醉科医生应该大量阅读文献,包括泛读和精读:阅读本专业高级别杂志,精读感兴趣的文献,反向检索引用这些文章的文献,形成以这几篇文献为中心的树枝网,对该领域研究形成一个大体的了解。
部分临床研究展示
发表于Anesthesiology、BJA的一些临床研究选题切入点小,但是对临床具体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办法或观点:①当MRI检查水合氯醛镇静不足时,测定采用经鼻滴右美托咪定补救时的ED50;②瞳孔测量知道镇痛药给药,减少术中瑞芬太尼的使用和术后吗啡的用量;③术中大剂量使用芬太尼可以导致术后4.5~6.5小时的痛敏;④术前单次静脉注射1g氨甲环酸加术中输注1g氨甲环酸与术前单次输注1g氨甲环酸比较,并没有更好的效果。总之,年轻的麻醉科医生需要多开展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开展临床研究,注重临床转化,继而推动学科建设。
讲题:如何做好随机对照研究
讲者:王东信教授
为什么要做临床研究?
临床医师每天面对大量患者,实际上对于每一位医生而言,临床工作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优秀的临床医师应该通过临床研究把过往经验上升为理论。
临床研究的思路
我们所研究的临床问题应当对患者预后有明显的不良影响,有一定的发生率,科室有足够的病例数,以及有研究基础/新的研究思路。王东信教授例举了关于右美托咪定的系列经典研究,详细阐述了临床研究的思路。
阅读系统回顾分析不能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