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服务创新催生变革动力
——医院改善医疗服务纪实
根据国家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和安徽省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实施意见,医院围绕改善医疗服务基本要求和患者安全“十大目标”,全面推进诊疗资源整合、流程优化和模式创新,切实提供更有温情、更加专业、更高智能、更多贴心诊疗服务,持续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和满意程度。今年以来,医院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团队奖、医院影响力价值奖、医院信息化建设成就奖等荣誉称号。一、坚持管理为基,优化监督考核体系
赴阜阳廉政教育基地接受廉政警示教育
1.强化廉洁教育。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组织中层干部到廉政教育基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提醒警示、追寻初心使命,邀请纪检监察部门理论教员和办案人员进行党风行风教育,举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十严禁”和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收受商业贿赂处理办法、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等专题培训,门诊诊室、病区办公和行政办公等显著位置张贴禁止医药代表入内标贴,营造规范诊疗氛围,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主动接受第三方行风监督
2.强化专项整改。巩固严肃行业纪律预防职务犯罪专项活动成果,开展行业作风整治和改善就医感受专项行动、“严强转”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落实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交流轮岗,创新“改善医疗服务·五心温暖”31项重点任务,公布改善医疗服务20项便民措施,每季度评选“微笑天使”、“金口碑医生”、“温暖之星”、“满意服务团队”,落实满意度自助调查点评、三级随访,统筹改进服务问题与流程缺陷,切实塑造新形象、树立新作风、培育新标准。
招标投标法重点内容解读
3.强化专家治院。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药事管理、医学装备、病案管理、员工奖惩、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等专业委员会19个,牵头建立临床路径等市级质控中心2个、医院感染管理等县级质控中心14个,完善《采购管理办法》、《小额和应急物品临时采购管理办法》,落实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决策事项技术咨询和可行性论证,设备购置、项目开展、技术引进、人才培养、资金使用、医疗争议等报经专业委员会研究分析后提交领导班子会议审议,破解学科发展制约因素,维护职工和患者合法权益。
质量与安全大检查优秀科室表彰
4.强化目标引导。健全质量安全指标控制体系和评价办法,围绕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等10项考核内容,运用“追踪检查法”,每季度开展质量与安全大检查并落实奖惩。集体制定《绩效考核方案》、《绩效分配办法》、《员工奖惩管理办法(试行)》、《劳动纪律管理办法(试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方位绩效考核,每月考评团队管理、职业道德等8项一级指标和工作质量、节能降耗等32项二级指标,考核结果直接和绩效分配、晋升晋级、评优评先等挂钩,同时合理设置职称系数,细化二次分配指导意见。
二、坚持质量为本,实施技术提升工程
颈内动脉剥脱术
1.抓实专科专病。医院综合改革目标,提速“五大中心”建设,客观分析外转病种类别,强化肿瘤、放疗等专科、专病建设,烟雾病颅内外搭桥术、颈内动脉剥脱术、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等填补区域空白,心脏冠脉搭桥、急性脑梗动脉微创取栓、断肢再植等转入常规治疗,获批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暨联盟成员单位,医院获准中国胸痛中心总部标准版认证,夫精人工授精技术正式运行。年上半年,全院累计开展新生儿溶血病换血等新技术、新项目48项。
与医院(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平台
2.夯实学科根基。医院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坚持“医技治疗化、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微创精准化”,优化学科设置和评价体系,规范学科和手术层级管理,完善项制度、36个预案和个流程,临床学科增至42个,医技科室增至15个,省级临床特色专科增至3个,市级重点学科增至10个,启动9个院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深化安徽医院远程会诊合作基础上,搭建北京医院、医院等13医院远程会诊、远程教学、病历讨论、教学查房平台,整体提升学科诊疗能力,快速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
科技表彰
3.落实奖惩机制。围绕“科教兴院”战略目标规划,完善《学科建设与科研奖励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提高科研立项、发明专利、学术论文、拔尖人才等奖励标准,强化重点专科论文发表、技术项目、继续教育等硬性指标考核,实行重点学科周期评审,通过限期整改、暂停经费、追回资金等措施倒逼学科内涵拓展。年,全院承办省级继教项目10项、市级继教项目12项,获评国家级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7项。
紧密型医共体李兴分院揭牌仪式
4.做实分级诊疗。严格落实《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常见病分级诊疗病种目录》,设置“双向转诊”一站式服务窗口,按照“两包三单六贯通八统一”的建设路径,全面推开12家乡镇卫生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开通县乡村远程会诊与远程门诊,推进学科共建、信息共享、技术带动和资源下沉,逐步实现医疗安全同质化、专家资源均等化、双向转诊规范化、医疗服务便利化。
三、坚持人才为要,驱动学科发展革新
1.创新引进机制。规范《员工招聘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学科带头人和博士,高层次人才纳入事业编制周转池管理,提供城区平方米的房产一套(含产权),提供20万元轿车一辆,岗位工资上浮一级,每年科研经费不少于30万元,并协助其配偶及子女办理户口随迁、工作调转与就学等手续。全院现有高级职称余人、研究生学历80余人,90多人担任国家级和省市级医学会专业委员以上职务,6人获评健康阜阳高层次专业技术后备人才,20人享受政府津贴。
中层干部人员竞聘
2.创新选拔任用。优化《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试行)》、《特色专科建设项目技术型培养对象评选管理办法》,探索开展护士长后备人才竞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领导班子选拔,畅通医务人员晋升晋级渠道,真正让流汗者“留名”,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年,全院选拔1名护理总带教、7名护士长后备人才和5名紧密型医共体乡镇卫生院班子成员,总体人员经费支出2.40亿元,较年增长12.8%。
医院学习汇报
3.创新温情模式。坚持浇灌入职“小青苗”,施肥骨干“白杨树”,情暖名医“常青藤”,组织职能部门、临床科室管理干部到浙医院等进行岗位见习,选派24名省市级重点学科带头人赴台学习,鼓医院进修深造,实行“双绩效奖”补助。全面开展“太医名医”和优秀中青年医师评选,健全《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拓展“5·12”国际护士节、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营造尊医重卫社会氛围,持续提升医务人员执业认同感、荣誉感、自豪感。
四、坚持服务为上,强化整体流程衔接
医院管理远程直播课程培训
1.改善服务理念。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实行“临床医技服务患者,职能后勤服务临床医技”工作路径,贯通创伤救治、急诊急救、胸痛诊疗、卒中防治等一体化、连续性服务平台,着力推进整合型医疗服务模式。聘请上海起航管理咨询公司开展服务理念培训,开通医院管理远程直播课程培训系医院管理与发展研修班,邀请行风监督员、媒体记者等开展医疗服务暗访,上线云随访管理系统和随访录播系统,同时设置自助点评机,入院患者短信提示监督投诉电话,倒逼科室提升患者感受、改进问题缺陷。
儿童乐园
2.改善服务功能。设置综合服务中心、后勤报修中心,改造儿科病房、儿科门诊、儿童乐园、视光门诊和口腔门诊,扩建急诊急救、内镜中心,推进建筑面积平方米、设置床位张的养老病区和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设置床位张的新区建设,配置病员食堂、职工餐厅、无人超市、共享轮椅、智能云柜、智慧公厕、导诊机器人、宣教问诊机器人、自助售货机,提供多维立体精准白癜风治疗方案白癜风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