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月宏聚焦专病面向基层扶助中青年碎

5月9-11日,首都北京,协和血管医学大会()暨中国血管和腔内血管论坛(17thVEC)成功召开。会议致力于以最新的技术及最广泛的学科协作推动中国血管病临床诊治及科研的不断进步与创新,介绍国内国外研究的最新进展,对热点问题进行切磋交流、激荡思维,为促进血管外科发展和学术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会上,血管资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也是本次VEC血管论坛大会主席郑月宏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下面让我们一睹为快!

1.郑主任您好,首先祝贺协和血管医学大会在首都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作为大会执行主席,请您分享下此次会议的主要亮点以及未来的规划和期望。

作为协和血管医学大会的主席,我想就本次大会讲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届VEC是在以往16届的基础上召开的,来自于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国外的同道一起参与此次会议,与会人员超过人,讲者有人,在规模上,是历届之最。

其次本届大会有几个特点和亮点,我们以发展和培养年轻人为主,因此本届会议中,包含血管新器械标准化操作英文大赛、血管新青年疑难病例思辨训练营、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会专场、中青年年度优秀报告精萃专场等,另外合并有首届卫生健康血管青创大赛。

本届大会,我们提倡以实战为主,医院精彩病例的录播播放,而重中之重是进行手术直播,医院共推出7个手术,内容涵盖颈动脉、主动脉、静脉等,逐一进行手术直播。另有医院,医院的团队也展示了各自的手术直播,投射在本次会议中。

因此本次会议还是非常热闹的,很多与会人员非常感兴趣,愿意和各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

2.谢谢郑主任,我们注意到这次会议上还举办了“首届卫生健康血管青创大赛”,您能和我们分享下举办青创大赛的初衷是什么呢?

近几年,在我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的时候,提出过一个理念“聚焦专病、面向基层、扶助中青年、碎步快跑”,期间对于中青年的帮助从未停止过。

恰逢国家卫建委将“卫生健康青年创新中心”医院,并在我院专门设立了青年创新办公室,因此我们将青创活动和本次大会结合在一起,举办“首届卫生健康血管青创大赛”。

此次活动得到了国家层面、医院层面和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青年专家委员会等多方支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青年医师的创新能力。

此次活动内容丰富,不仅邀请到业界内的专家,还邀请到相关极具创新能力的企业负责人和策划师,以及和创新相关的方方面面的人才,大家聚集在一起进行创新的培训、举办创新训练营。待中青年医师经过全套培训,分阶段考核后,再让他们进入青创大赛对决。这种形势还是很好的,未来在全国范围内,青创活动会越来越多。目前已有几个地区对此类活动有意向,包括哈尔滨、青岛、澳门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中,成立了“国家卫生健康青年创新中心血管创新实践基地”,国家卫健委直属机关团委副书记石宁辉出席大会并为实践基地揭牌,这也是一件大事,为年轻人更是一件好事。

医院对年轻医师的帮扶是永不停止的,也希望未来他们可以成长得越来越好。

郑月宏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中国微循环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亚太血管学术联盟(APA)会员大会主席,白求恩公益基金会血管分会主任委员,欧美同学会血管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委员等。兼任多家编委和SCI杂志审稿人。

从医二十七年,始终在临床和科教工作一线。师从我国著名学者管珩教授。曾于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Eppworth等研修。擅长周围血管外科疾病的开放手术和介入治疗、对血管疑难杂症治疗有独到见解和创新。对颈部、胸部大血管病变和腹主动脉瘤腔内介入和手术诊治有较多研究。培养和在读研究生20余人,获得北京医院优秀教师称号、北京市优秀医师等称号。目前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科学院重大专项课题在内等多项科研基金课题。已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著余篇,发表SCI文章40余篇。主编《腔静脉外科》、《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与维护》等书籍10余部。获中华、华夏等科技进步奖4项,并多次获得北京医院医疗成果奖。

▼▼按下列步骤获取全年学术日历▼▼

血管资讯VascularNews

专注血管外科领域继续教育平台

会议直播丨前沿编译

新闻资讯丨人物专访

手术转播丨器械百科

合作联系刘老师

VascularNews

.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ziz.com/mlyy/82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