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血管外科又完成一例极高难度的全主动脉腔内重建手术,是东北地区首例应用平行支架技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成功病例,这标志着我院血管外科在大动脉疾病的治疗继续保持了领跑的地位!
患者张大爷8年前曾诊断出腹主动脉瘤,并于外院接受了腹主动脉瘤的腔内隔绝手术,可是近两个月张大爷发现肚子上原本消失的“跳动的包块”再次出现了。经过主动脉CTA的检查,原本的腹主动脉瘤向上蔓延,变成了胸、腹主动脉瘤,而随着胸主动脉的扩张,原来近端固定支架的部分也发生了移位,整个腹主动脉的支架完全垮塌下来,部分的金属丝已经断裂,情况变得十分棘手。
摆在张大爷面前的有两个治疗方案,一个是开放手术,取出之前的支架,并全部置换胸、腹主动脉瘤,重建多个重要内脏动脉,这将是一个创伤非常巨大的手术,而且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心梗病史,曾经置入多枚冠脉支架,能否耐受这样的开刀大手术,对病人和医生都是一个很大的疑虑。另一种是采用微创的办法,运用腔内修复的方法来解决张大爷的病症。但是,这样一个复杂的主动脉病变手术,也是困难重重。因为原先的支架并不取出,所以再设计手术方案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型号的支架,要顺应已经垮塌并行的支架,尽量避免术中输送系统的通过困难,其次,这个手术必须要重建双侧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等重要的内脏动脉,这些脏器的血运重建出现任何失误,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甚至会导致病人的死亡,而这种Parallel支架技术又特别担心各个支架之间贴合不紧,内漏的问题,如果不能完美避免内漏的发生,手术的最终结局也是失败。对于这样一个设计及其复杂的手术方案,术前必须精确计算好每一步的操作和支架的精准尺寸以及支架的匹配问题,而且手术操作必须一气呵成,容不得出现任何闪失,因为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对术者的压力是可想而知。
为此,血管外科张东明主任可以说是苦苦思索多日,有时半夜梦的都是如何手术,术前为此设计的各种手术方案也是写满了一整本笔记。
最终,经过反复的术前论证和讨论,终于形成了一套最为理想的手术设计方案,张东明教授及其团队成功完成了这一例很多同行认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手术。治疗团队采用完全穿刺的技术,共选用了双侧股动脉、双侧肱动脉及左侧颈动脉5条入路联合,手术历时10余小时,最终取得完全成功。患者术后第二天便下床活动如常,术后一周复查CTA,手术的效果可以说十分完美,所有的内脏动脉均成功重建,每一个支架的位置都恰到好处,动脉瘤被完全隔绝。这枚危及张大爷生命的不定时炸弹被成功拆除了!
术前CTA:可见胸腹主动脉瘤,原之间脱节、下滑移位
术后CTA:隔绝胸腹主动脉瘤,完美重建三支内脏血管
大医二院官方